来源:神外一科王医生
老周今年67岁,退休前是单位里的劳模,干活利索,身体也一直不错。
退休后,生活更清闲了,爱吃点好东西,天天下馆子,觉得“多吃点肉补身体”。
菜市场的大妈告诉他:“少吃肉,多吃点茄子、土豆这些素菜降脂。”老周听了挺信服,每顿都来点,还说“素菜多健康啊”。
可三个月前,他一次头晕摔倒,家人送去医院一查,血脂高得吓人,医生说再不控制,就可能引发中风或心梗。

医生提醒他,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血脂高的人吃。
有些蔬菜虽然看着“素”,但其实对血脂控制有影响。老周犯糊涂地问:“蔬菜还能吃错了?”
你是不是也以为只要不吃肉,血脂就能降?你有没有注意过,平时吃的“素菜”到底对不对?
血脂升高“悄无声息”?注意晨起的身体暗示!
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,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。
胆固醇是一种蜡状物质,身体需要它来制造细胞,但如果太多,就会出问题。
胆固醇分两种,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简称LDL,太多会堆积在动脉里,堵住血管;另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简称HDL,能把多余的LDL带走,保护血管。
甘油三酯是另一种血脂,来自吃的油腻食物和糖分,多了也会让动脉变硬。

高血脂的意思就是这些脂肪在血液里超标,容易引起动脉硬化,甚至导致心脏病和中风。
高血脂的麻烦在于,它通常没有明显症状。
你可能觉得自己挺健康,每天吃得香睡得好,但血液里的脂肪可能已经在悄悄堆积,堵住血管。
很多人才是做了体检,或者突然头晕、胸闷去医院,才发现血脂高得吓人。
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说要定期查血脂,尤其是年纪大了,或者家里有人得过心脏病的人,更得注意。

虽然高血脂本身不声不响,但它会增加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,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早上给你一些提示。
早上是身体刚启动的时候,血液循环和血压都在调整,如果有问题,可能更容易感觉出来。
以下三种晨起的情况,可能和血脂高有关联,值得留心。
1、晨起头痛
如果早上醒来老觉得头痛,可能和睡眠呼吸暂停有关。
这是一种睡觉时呼吸会停一下的病,常见于体重超标的人。
研究发现,睡眠呼吸暂停和血脂高有联系,因为晚上缺氧会让血脂代谢出问题,还会增加心脏负担。
2018年《睡眠医学评论》上的一篇研究说,睡眠呼吸暂停的人,血脂异常的比例比正常人高,早上头痛就是常见表现之一。

2、晨起头晕
早上起床时觉得头昏眼花,可能是血压突然掉了一下,这种情况叫体位性低血压。
虽然不是血脂高直接导致的,但血脂高会让动脉变硬,影响血液流动,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,而这些病又容易让人早上头晕。
如果经常这样,可能是血管健康出了问题。

3、晨起疲劳
睡了一晚上,早上起来还是觉得累,这种疲劳可能和睡眠质量差有关。
高血脂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,这个病还包括肥胖、高血压和血糖高。
这些问题会打乱睡眠,让人醒来没精神。
血脂高还会让血液粘稠,流动慢,身体供氧不够,也会加重疲劳感。
这些晨起的不舒服,不是说一定就是血脂高引起的,但血脂高确实会让这些问题更容易出现。

比如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在2020年的一篇研究提到,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风险关系密切,而代谢综合征里就包括血脂高,患者常会觉得疲劳和其他不适。
血脂高虽然不吵不闹,但它对健康的损害是实实在在的。
早上醒来,认真感受一下身体给的信号。
如果头痛、头晕、疲劳老是找上门,别不当回事。早点查清楚,早点调整,身体会感激你的用心。
体检查出血脂高,还能吃肉吗?
肉分为不同种类,有的对血脂影响小,有的容易让血脂升高。高血脂的人不能随便吃,但也不是什么肉都不能碰。
脂肪含量低、蛋白质高的肉类,比如去皮的禽类肉和瘦的红肉,可以适量吃,关键是控制量和做法。

煮、蒸、炖是比较健康的做法,少放油、少放盐。
不要吃油炸的,不要吃煎烤的,也不要吃带皮的肥肉和动物内脏。
海鲜类也要注意。有些鱼类脂肪含量低,而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,比如Omega-3,这种脂肪对心脑血管有益,可以帮助调节胆固醇水平。
不过,不能用重口味来做,比如不要用红烧或者油炸的做法,这样会反而升高血脂。清蒸、水煮是更合适的选择。
肉类摄入的量也有讲究。每天的总肉量建议控制在手掌大小左右,大概是50克到75克左右。

不同人身体条件不一样,具体量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。
关键是要和蔬菜、粗粮搭配起来,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帮助肠道吸收脂肪,减少脂质在血液中的浓度。
吃肉时还要配合整体饮食结构调整。
主食不能太精,要多吃粗粮,比如燕麦、玉米、红薯,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胆固醇。
蔬菜种类越丰富越好,颜色深的叶类菜对调节血脂更有帮助。
水果可以适量吃,但高糖分的要少,比如榴莲、荔枝就不太合适。
多喝水,不喝含糖饮料,不喝酒。

除了吃的讲究,生活习惯也得配合。
血脂高的人建议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,比如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,强度不需要太大,但要坚持。
长期坚持运动能促进脂肪代谢,对降血脂很有效。
睡眠也别忽视,睡不好会让内分泌紊乱,影响脂肪代谢,血脂更容易升高。
吃肉不是血脂高的唯一原因,但吃错肉确实会让血脂更高。
只要选择合适的肉类、控制好量、搭配好饮食,其实高血脂的人还是能吃肉的。
不用太紧张,更不要盲目节食,健康吃法比盲目忌口更重要。

长期吃得不对,比偶尔吃点荤更伤身。
血脂高说明身体发出提醒了,要调整生活节奏,也要改善饮食结构。
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,结合自己的体质来吃,才是长期稳住血脂的办法。
肉不是敌人,关键看吃法。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,不仅能稳住血脂,对整个人的身体状态也有帮助。
吃得好,动得勤,心态稳,才是真正的健康基础。
三、3种素菜,高血脂患者要少碰
高血脂的人平时都知道要少吃肉、少吃油,觉得素菜就一定健康。
不是所有素菜都适合血脂高的人,尤其这三类,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。
1、淀粉多的素菜
像土豆、山药、芋头、莲藕这类蔬菜,虽然不是主食,但本身淀粉含量高,吃多了容易升高血糖,影响脂肪代谢。

这些蔬菜在身体里转化快,血糖一高,胰岛素分泌也就多,脂肪就容易堆积在体内,特别是甘油三酯更容易升高。
控制血脂时,除了管住嘴里的油,还得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。
淀粉多的素菜不能当成无负担的蔬菜来吃,吃的时候要算进总碳水摄入里。
一天最多吃一小份,不能用来代替绿叶菜。
2、油炒或高油素菜
像茄子、豆角、香干、西蓝花这类蔬菜,本身其实没问题,但吸油能力强,稍微炒一下就能吸不少油。

有时候一盘茄子下去,比一块五花肉还油。
高血脂的人控制脂肪摄入是关键,但炒菜方式不对,再健康的素菜也可能变成油脂炸弹。
炒这些菜时用的油如果不控制,不但吃不到素菜的好处,还会无意中摄入太多脂肪,尤其是饱和脂肪。

炒菜时少油、用蒸煮代替爆炒,是更合适的做法。
3、腌制、拌制的素菜
像榨菜、雪菜、泡菜、咸菜、凉拌黄瓜、凉拌木耳这类素菜,味道重,很下饭,但钠含量高。
长期高盐饮食会影响血管弹性,增加血压,也容易加重高血脂的危害。
有些人血脂高的同时还有高血压,这种情况下吃高钠食物就更危险。

凉拌菜为了好吃,还常常加很多油、糖和酱料,看起来是素的,实则热量很高。
高血脂人群每天钠的摄入不能太多,控制总盐量也很重要。
腌菜、酱菜不能当成日常蔬菜来吃,只能偶尔尝一点,不能天天吃。

高血脂不是只和肉类有关,很多看起来“健康”的素菜吃错了也会出问题。
选择绿叶菜、深色蔬菜,控制油、盐、糖的添加量,合理搭配,才能真正起到改善血脂的效果。
很多人一听血脂高就慌了,肉不敢吃,菜乱挑,结果越吃越糊涂,血脂也没见降多少。
其实,血脂高不是什么绝症,但要管得住嘴,迈得动腿,心里还得清楚。
不是素就一定好,不是荤就全有害,关键是吃得明白、搭配合理。
参考文献:《血脂异常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》,成都中医药大学,2024-04-01
《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、脂肪肝的相关分析及护理》,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,2018-09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