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蔬菜网 - 蔬菜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内动态 | 国际要闻 | 市场行情 | 品牌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国际要闻 > 立夏到了,依传统吃三食和三时令蔬菜,应季而为身体安康
7.biz | 商业搜索

立夏到了,依传统吃三食和三时令蔬菜,应季而为身体安康

信息来源:veg-china.com   时间: 2022-03-10  浏览次数:6

  今日立夏,每年太阳到达45°时,就迎来了夏季第一个立夏节气。“春尽日”以后,我国黄河流域,特别是长流域及以南地区,气温显著升高,白天可达30℃以上高温,加上雨水丰沛,在雨热同期作用下,作物生长量迅猛。

  

  在高热气温条件下,人们劳动体表就容易出汗,会有热燥感,这和人体机能新陈代谢加快有关。所以应及时给身体补充营养物,趁盛夏之前,做好合理食补,才能给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。这类似于“ 贴秋膘”的意思,因为在夏季高温炎热,多数人胃口不佳,特别是大鱼大肉等高热量的东西,与其他三季相比人们吃得明显减少。

  在某些程度上,高温影响了人们对食物营养的摄入量。在旧时物质匮乏的年代,吃不好就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。所以在旧时,就形成了了一些俗语老话,比如说:“立夏吃了蛋,热天不疰夏”等说法。说明当时人们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,以及应季食材,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,让身体更健康,才能更好的应对接下来农忙的盛夏。

  

  立夏三吃

  一吃立夏蛋:因为自古以来鸡蛋就是最常见的食材,而且营养丰富,对身体有很好的进补作用。所以民间有“立夏吃蛋,石头踩烂”之说。虽然说的有些夸张,吃了鸡蛋身强力壮,孔武有力,即便是负重行走把石头踩烂,身体也倍硬朗。不过从侧面反应出,人们在立夏节气对食补养生很看重。毕竟,接下来就到了收获盛夏果实,农忙的季节,没有一个好身体,在农耕文明时期怎么行?

  

  二吃立夏饭:传统上就是用黄豆、豇豆、青豆、绿豆、红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米煮成“五色饭”,称作立夏饭。我们当地传说,旧时是因为夏粮快下来了,人们把不多的存粮合理搭配做成美食,庆祝立夏到来的同时,进行夏补,保证身体健康。毕竟新麦子快下来了,好日子有盼头,不用那么节省了,值得庆祝五谷丰登。

  

  三吃立“夏”面:俗话说: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,那么,为何立夏也讲究吃面?这里的夏谐音有虾的意思,也就是说吃立虾面,对夏天有美好的祝愿。因为人们知道,河虾在以前的乡间,只要有水的地方都非常常见,也便于抓获。而且靠近沿海的地方,海虾资源也很丰富。用虾肉配面,不油腻且营养丰富,可以提高人的食欲,用来进补是很不错的选择。

  

  三时令蔬菜

  一吃蚕豆:这个时候很多地方的蚕豆进入了果期,可以炒熟、煮熟吃。作为自然越冬的农作物,可以说能够最早尝鲜。在旧时,据传,很可能是由于青黄不接的因素,在新麦没下来之前,早熟的蚕豆是可以应急的“救命”粮。因此,后来在民间逐渐就演变成吃蚕豆的习俗,提前庆祝丰收的喜悦。不过蚕豆要做熟了才能吃,生蚕豆像有些豆角类蔬菜一样,里面含有一些毒素,经过充分的高温烹制,可以破坏里面的有毒成分,吃了才对身体有益。

  

  二吃苋菜:苋菜,有地方称“汗菜”,意思是夏天流汗要吃的菜,对补充身体能量好。这种农村常见的蔬菜,主要有青、红两种,我们当地主要是红苋菜,其分杈再生能力强悍,可以随吃随采摘嫩叶,不久就又生出来新叶。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以及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,口感佳,是入夏后很好的时令蔬菜之一。所以在民间有“六月苋,当鸡蛋;七月苋,金不换”说法。再者,从苋菜在民间有“长寿菜”的称号,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苋菜的认可程度。

  

  三吃蒜苗:蒜苗也是立夏节气的应季蔬菜。根据村里老人们口口相传,立夏多吃蒜苗,有杀菌消炎的作用。在春夏之交,季节转变之际,多吃蒜苗有增长身体抗流感的作用,而且蒜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且属于百搭出味的食材之一,可素炒、可荤炒、还可以做汤提味儿等。在气温升高之际,能够很好的打开人的味蕾,增加人们的食欲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如果吃生蒜苗,就和大蒜一样,会带来一时的口气难闻的问题。

  

  立夏节气到,民间还有“立夏秤人”的习俗,古诗云:“立夏秤人轻重数,秤悬梁上笑喧闺”。总之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,食物来源丰富多彩,可选性太多了,根据个人喜好,合理搭配饮食,吃五谷杂粮、应季蔬菜、以及水果等,保证身体营养均衡即可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蔬菜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