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时报讯(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穗农宣)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、治国之要。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人以南沙总部基地为主战场,稳扎基层,助力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建设。十三五期间,共选育蔬菜、玉米、水稻新品种54个;推广农作物种子超150万公斤,推广面积超300万亩次;50个农作物品种入选省市农业主推主导品种;开展11届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,累计展示11705个蔬菜新品种。

选育菜心新品种占全国菜心审定品种总数的70%以上
自建院以来共选育了15个菜心新品种,占全国菜心审定品种(21个)总数的70%以上。百粤时蔬数菜心,深受岭南人喜爱的“宁夏菜心”实为广州种(zhǒng)、广州种(zhòng);广州的菜心品种、种植技术等迁移至宁夏,利用宁夏适宜的气候,生产出“南粤第一蔬”后重回岭南餐桌,供粤港澳大湾区市民享用。目前全国菜心年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次,宁夏约占10%。

科技创新“源动力”十足 选育农作物新品种54个
十三五期间,广州市农科院共选育农作物新品种54个,包括蔬菜新品种41个、特用玉米新品种2个、水稻新品种11个;其中34个品种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,20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,并广泛推广到广州各涉农区域和全国各地,共推广应用超150万公斤种子,推广面积超300万亩次,产生社会经济收益超15亿元。50个品种入选省市农业主推主导品种,其中广东省主推品种20个(蔬菜),广州市主导品种36个(蔬菜30个,水稻6个)。共开展11届蔬菜新品种展示会,示范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方法,累计展示11705个蔬菜品种。开展了88项省市科研项目,共获得10项科技与推广奖,尤其“都市农业科普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及应用”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,“华南特色茄子抗青枯病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” 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,“南方特色果蔬贮运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”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

多措并举促进种业发展
一是育繁推一体化模式。集专家育种、大型基地繁种、专业团队推广于一体,助力种业发展。
二是搭建平台、夯实基础。搭建了14个国家、省、市科研创新与推广服务平台,夯实科研基础,保障科学研究和种业产业发展。
三是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。建有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最多最全的“广东蔬菜种质资源库(圃)”,现保存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9000多份(品种),蔬菜种质资源活体苗150多个品种,年均新增种质资源约500个,年均更新品种400余份。
四是科技下乡团队组建。组建省、市、区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农村,以种业带动农民致富,助推乡村振兴。